大宋汴京都城。
金銮殿一片静谧,仁宗赵祯端坐龙榻之上,面色沉郁地看着下面埋着头恭身兢立的文武百官。
“报……”
一道亘长而嘹亮的声音从殿门外传来,接着一位兵卒匆匆赶来跪伏在地。
“禀陛下,八百里加急,延州知州范雍上表,言大夏李元昊已攻下边关数十座城寨,战事危急,庆州守备刘平率军支援也被尽殁于三川口,现已逼近延州城下,乞请朝廷尽快发兵救援,延州危矣。”那兵卒说完递上书表匆匆离去。
“你们都听听,西北边关战事如此紧迫,你们这几日却一直在讨论与夏军是战是和的问题,朝野上下竟然没一个人能提出个制敌良策来。”
“砰”的一声,赵祯气的把刚看过的书表扔在地上,又道:“你们看看,现在不是议和的问题,李元昊封帝自立以来野心勃勃,势必要席卷中原,他料定我大宋近十年来把兵力全部用在北方对峙大辽上,分身乏术,才敢屡次范境。”
“范仲淹呢,满朝文武中,平日里不是素来直言进谏,主意最多么,怎么这个时候也不敢出来说话了。”
“禀陛下,你难道忘了,范大人前段时间被您贬谪绍兴,这些时日因偶感风寒转姑苏静养,微臣数月前还曾探望过,这是范大人亲手写的手札,请陛下过目”,韩琦走出来说道。并在怀中掏出一个折子慢慢递了上去。
“哦”,赵祯翻来递上来的折子,只见上面写着
:陛下勿虑,北边宋辽休战对峙多年,边关虽小有磨擦,但还算遵守当年澶渊盟约,陛下可从北边暗调十万大军火速救援西北边关,等平定西北后再转至北边徐图收复燕云失地,臣跪安。
赵祯慢慢合上了手札,似乎有了主意,慢慢说道:“传御速从北调集十万大军各分三路,夏竦为主帅,韩琦带一路去原州,范仲淹官复原职龙图阁执事兼西北延州抚安使三人火速率军向西北进发,具体军务由三人商议自行裁决。”
“陛下,万万不可从北边调兵,万一辽军趁机南下……”赵祯话落,群臣纷纷劝道。
“不必多言,我意一决”,赵祯挥手说道。
一路南下,春雪消融,阵阵酥风吹来,清朗而又惬意,春天的气息越发浓烈。
笙畅二人策马狂奔,车上聂凤重伤垂危,二人也无暇顾及途中的景致。偶尔路过城镇时,也是匆匆买点途中所吃的食物,又继续前行。
山路崎险,水泽淼漫。
拔山涉水,过了数日,三人终于来到了青城山下。
群山环绕中,一处庭阁宫殿依山傍水在山腰卓然凌立,那便是武林中享誉百年的青城派所在。
笙畅和樊简明慢慢扶聂凤下了马车,顺聂凤手势所指,笙畅二人
扶着聂凤从一处隐蔽的山道拾级而上。
“站住,何人敢范青城重地”,一声厉喝,远远从山旁丛林中冲出数名带剑青城弟子。
“掌门恕罪”,那些弟子走近一看聂凤,大惊失色,立即将剑收回剑鞘,俯首跪拜。
“还愣着干嘛,没看到你们掌门受了重伤吗,快起来送她上去,还有,速速去请良医”,笙畅急道。
那数名弟子相视一望,慌忙起身,有几人快速跑来抬起来聂凤向山门走去,还有几名匆匆下山去请良医。
笙畅二人看着聂凤被青城弟子带走,方才松了一口气,连日奔走赶路,这个时候竟然感觉有些疲惫,两人相视,苦笑一声,然后跟了上去。
青城派议事大殿寝室。
不多时,几名弟子带着一名身穿本地服饰,背负药箱的郎中匆匆走了进来。那郎中一看躺在床上已然昏睡的聂凤,二话不说解下药箱,慢慢过来翻了翻她的眼帘,然后又伸手闭目号起脉来。
“先生,怎么样了”,笙畅忙向刚替聂凤号完脉的郎中问道。樊简明和全派弟子都静立在旁担忧地望着。
“大家无需担忧,聂掌门虽已伤及肺腑,但需要慢慢静养调理数月才会康复,我先开几副药方煎服,过些时日我再来看望”,说着那郎中留下几副药剂交由几名弟子去煎熬,然后抱拳离开。
“先生慢走”,笙畅说道。
“多谢两位少侠相救掌门之恩,我派弟子日后定报此等大恩”,郎中走后,青城弟子全都跪倒在地,俯首说道。
“兄弟们,快起来,江湖救急,本是我们侠道中人份内之事,不必客气”,笙畅说道。然后和樊简明一一扶起众人。
“对了,刚才那郎中穿的服饰像是羌人?”笙畅忽然问道。
“不错,那位郎中便是本地羌族。禀少侠,我青城派虽处西南大山之中,但此地也是大夏与大宋以及大理交界之处,山中有好多羌族部落与我派相邻而居,彼此交好。”一名弟子回道。
“哦”。
(本章完)
六瓣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武帝隐居之后的生活》、《赤心巡天》、《青葫剑仙》、《教主的退休日常》、《叩问仙道》、《武林之王的退隐生活》、《一人得道》、《这人修炼太恐怖》、《刀笼》、《新白蛇问仙》、